整合行业优质资源,对标金课育创新人才——《广告策划与创意》课程侧记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04-03浏览次数:996

本网讯(通讯员 程蓉洁)由于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校院两级部署,要求课程教学采取网络平台如应用通、MOOC、雨课堂等在线方式展开。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积极响应、迅速行动,通过网络连线及时沟通、定时汇报,保障教学质量落到实处。

17视觉传达设计(品牌12班)的《广告策划与创意》课程,由赵文、程蓉洁两位副教授担任,面对疫情特殊现状和客观问题,两位教师对标“金课”要求积极备课,共同商讨教学方案与策略,促进线上课程教学有效推进。

1.应对疫情规划教学策略,及时动态调整。

《广告策划与创意》是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两位老师将教学策略调整为“任务、项目、创新创业”的导向式传授,在教学过程中以“做”为主线,融“学、做、创”一体,形成学生实践、创新创业为主体的综合素质培养思路。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精选多层次、多元化和具有延展性的教学内容,力争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引导和培养,并结合授课成效及时调整,实现共性和个性的结合。

《广告策划与创意》在实践教学实施环节主要包括:第一,“联系实际,回忆旧知”,引导学生对知名名牌策划案例梳理分析,配合思维导图呈现和大胆述评;第二,“创设情境,明确目标”,完成企业导师提供的项目广告策略与创意,并由校内校外导师联合辅导,实行线上提案环节;第三“小组交流,协作探究”,在课程设置未来可操作的项目,如二师文创产品设计、推广广告策划创意等项目。

2.集行业资源聚全国导师,共同线上分享。

“尖荷”由中国设计一线发起、以“联合全国设计精英,帮助全国设计学生”为使命、以“践行设计未来”为宗旨,目前国内人数最多、规范最大、范围最广的设计教育反哺品牌。针对疫情期间的教学现实状况,对标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要求,为了更好的展开《广告策划与创意》的有效教学,两位老师利用个人行业资源与“尖荷”教学实践活动品牌对接,面向视觉设计系师生策划和实施了“尖荷-春播行动”。

“尖荷-春播行动”的实施采取“请进来”的方式,每周邀请一位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知名设计师,通过钉钉群在线直播参与课程在线学习。实践主题与《广告策划与创意》内容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实现了校内教师与企业导师合作教学。此外,企业导师在每天在钉钉群推送软件操作技巧和详细的操作案例讲解视频。

校内教师与企业导师的合作教学,建构了课前前置预学学情诊断,课中明确目标探究学习解决问题成果展示深化巩固,课后反思分享拓展提升的教学体系,通过内外求变,多维互通,联动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近距离向知名设计师请教的平台,将学生带入到真实的企业氛围中,推动学生专业视野扩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新意识,落实了应用能力的训练,真正践行了学校与企业、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思路。

校内教师与企业导师合作教学

《广告策划与创意》与“尖荷-春播行动”相结合的线上授课实施以来,透过学生圈以及每次课堂反映,感受到学生们虽然隔着网络上课,但是学习的热情很高。授课教师深受感动和鼓舞,想方设法的让学生们在疫情期间学有所思、学友所获、学有所创。

广告策划与创意-在线教学掠影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尖荷联合策划“春播行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尖荷联合策划“春播行动”企业导师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尖荷联合策划“春播行动”授课截图

3.享行业资源共同建课程,并行充实课程。

此课程注重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充分利用行业资源,将企业项目和人力资源优势直接融入课程中,开展“项目合作+导师协作”型的教学,更好地充实了《广告策划与创意》的实践教学,形成了效果极好的“两课堂融合”。基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本课程教学目标,这次“两课堂融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项目设计执行能力、快速解决设计问题能力、自我提升学习能力,最终让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完成广告策划与创意的全案设计。

授课教师通过寻找行业、院校、学生等三方的共通性,架构合作互动的可行性,组织行业资源共同建设课程,形成了一定特色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让行业导师加入课程组,探讨课程教学内容,参与课程建设,协同课程打造。学生通过“行业+校内”的双导师制在线“面对面”近距离辅导,经过概念分析、方案表达、设计呈现、方案汇报、院校PK、企业评价等环节多维度联动、多层面实战,让师生在实践教学方面均有获得感。通过课程协作共建的方式,较好地解决了实践教学内容滞后于设计行业的迭代,学生缺乏实践创新能力而难以适应企业日益变化的需求问题,培养契合设计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进而为用人单位节省岗前培训的时间和成本,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操能力、岗位实践能力和协作创新能力。

广告策划与创意-阶段作业展示

《广告策划与创意》课程项目实践

    

4.搭资源平台供同频沟通,创造选聘机会。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与尖荷开展“项目合作+导师协作”型的教学,助力课程建设的同时,促进视觉传达专业进一步充分调动和利用行业资源,与古田路九号、未之学院及武汉九一创作协会等行业开展共同创建青年设计师实训扶植项目。与校内教师协同完成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以企业的实战课题反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以设计行业需求倒推定向培养学生技能。搭建了学生与行业、用人单位与学生同频沟通、直接对话的平台,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为企业精准选聘人才创造了空间,真正解决行业、师生、企业的根本需求。

为知名设计机构的“未之学院”选送我院2020届毕业生

课程开发建设的任务并不是增强其学习动机本身,而是发现和培养并举、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不仅要通过“师父领进门”引导,更要通过老师+导师“实时跟进”的各类实践活动,督促学生更有效更快速地进入专业状态。

艺术学院金波教授指出,这种做法很好、值得在学院广泛开展,在疫情期间,通过聚集行业资源和全国优秀导师,搭建线上平台,共同线上分享学习,“互联网+”学习环境为其提供重要支撑。通过全国优秀导师的不同分享,引发学生价值观上的多元有效有价值的冲突,引导学生广泛开展专业讨论,通过活动探究的方式,使得学生专业实践内化,最终培养真材实料、综合素养和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