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亿神州尽舜尧” 师生同书“送瘟神” ——青年教师陈郢《书法与篆刻》课程侧记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03-05浏览次数:1148

本网讯(通讯员 张珊珊)24,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对高校正常开学和课堂教学造成的影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同实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早在教育部《指导意见》印发之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于131日发出了《关于开展在线教学直播培训的通知》,几乎与此同时,艺术学院领导班子快速反应,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刘畅具体牵头,快速下发了《艺术学院延期开学期间教学实施方案》。在坚守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师生共建的线上课程面临外在物质条件、内在心理调适等多重考验。艺术学院组织了形式丰富的教师研讨,着重从加强系部沟通、整合专业资源出发,主动出击,寻求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通过新颖的教学形式、丰富的教学内容,引领学生们充满信心的投身到线上课程的学习中。线上开学第一周,艺术学院348门课程顺利实现线上开课。陈郢老师的《书法与篆刻》正是这一举措下的成功案例。

陈郢,艺术学院美术学系专职教师,副教授,主要承担美术学美术教育专业绘画课程。应对春季学期的线上专业课程《书法与篆刻》,陈郢老师在积极思考如何落实线上教学成效。身为武汉人,陈老师见证了武汉封城以来的“心殇”,更加深刻的体会了身为高校教师的担当与责任,回归本心,回归课堂,成为围绕陈老师选择教学内容、展开教学设计、实施教学过程的中心。

线上课程开始前,陈老师主动询问学生们对新形态教学方式的意见与建议。课程开设过程中,从工具材料、书写纸张的选择、纸质特性分析、收笔起笔的顿笔与提按、捻毛法训练、隶书与篆书的差异、甚至上弧与下弧左弧右弧的训练是否均匀、相同笔画如何写出变化,陈老师都在直播间里一次次讲解、演示。为了让同学们在书写中积累力透纸背如锥沙感受,陈老师仔认真观看每一位同学的书写小视屏,给出有理有据的分析和改进建议,中国书法浑厚宽博的美学意蕴在点点滴滴中传递。“或敛束而相抱,或婆娑而四垂、或攒翥而整齐,或上下而参差,或银岭而高举,或落择而自披”,陈老师用精湛的技艺与涵养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32课时的《书法与篆刻》在教学重难点的设计上,以中国书法悠久灿烂的历史脉络为主线,在时代与书体名家名帖的实践中,引导同学们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同学们静心书写的习惯,推动课程目标的落实。直播间里陈老师的耐心、细致、严谨,得到了同学们的赞许与认可,大家你追我赶,主动提问的越来越多,作业上交的越来越快。同学们直言视频课程的超强现场感完全是课前没有预料到的,与教室里上课时大家里三层外三层围着老师看示范相比,视频教学可以在多次观看中有更加细致的感受,加上陈老师对作品一对一的评讲与指导,对自己的书法学习与训练充满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陈郢老师特别选择毛主席的《七律二首·送瘟神》,带领同学们展开主题书写。这一内容的教学设计是观照当下、内涵深刻的创造主题。教学设计之初,陈老师立足艺术学院优势互补,主动与音乐学专业多为教师交流沟通、集思广益,最终商定选择以罗娜老师的配乐诗诵读制作成音频,丰富同学们对伟人诗词的内心体验。担任《声乐》和《台词与表演》课程教学的罗娜老师,结合自身丰富的舞台经验和扎实的台词功底,克服疫情防控期间有限的设备条件,以严苛的态度、饱满的精神状态,终将自己满意、众人钦佩的教学示范录音呈现给大家。在直播间中师生聆听、诵读《七律二首·送瘟神》,词与乐水乳交融的丰沛情感,新冠疫情以来压抑在每个人内心深深的痛,在此时此刻的时空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宣泄与释放,化作师生笔下的法度气韵、翰墨生趣呈现在作品之中。陈老师希望借助罗娜老师情绪饱满的朗诵,激发大家的创作热情,引导同学们大胆运用日常练习中的书写技法创作出更有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

为了让同学们对主题写作有更加丰富的体验,陈郢老师提前书写四副不同风格的作品作为示范展示。结合书法训练内容从篆书转向隶书的转移,隶书雄浑宽博的气象与《七律二首·送瘟神》的表现意象高度契合。针对同学们对隶书的基本书写技法掌握的薄弱点,陈老师将展示作品与视频示范相结合,针对同学们书写过程中的具体问题配以配以一对一细致指导,实现了良好的教学互动与鲜明的教学成效。周漫同学的书写出现字体大小不一、笔画等距问题,陈老师反复讲解、演示,帮助学生强化和稳定正确的书写状态。针对王武丹同学书法创作落款出现的问题,陈老师及时在直播间做针对性讲解,提醒每位同学关注书写中的细节。对于书写过程中部分同学结字过于方正,陈老师鼓励大家在笔性和心性的逐步调试中进行书写,渐渐的同学们的作品面貌在章法的统一性上初见风貌。线上课程开课两周,来自18美术学2班同学们的阶段性成果《七律二首·送瘟神》主题书写作品,技法表现上虽有不足,但却传递着热血与力量,作品承载的意义已超越课程。

陈郢老师的《书法与篆刻》线上课程教学主题作品书写完成之后,迅速在艺术学院教师群体中引发热议。院长金波在月度工作会议中指出:228日,教育部印发“部署统筹做好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工作”通知中明确要求:要进一步做好在线教育教学,明确当前线上教学教什么怎么教,高校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一校一策、一校多策的在线教学方案,开展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陈郢老师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对待《书法与篆刻》课程中的用心、细心、耐心,教学过程中丰富的教学手段与良好的互动效果,正是对上述要求的生动诠释,值得广大艺术专业教师认真学习、深入讨论、反思自省,并在专业课程教改、教研中付诸于行动。

以下是陈郢老师和学生樊畅、李江艳、李馨怡、王武丹、魏榛、杨玉婷、赵泽华、周漫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