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美育实践研究高峰论坛报道系列之十: 董勇:《以美育唤醒乡土:从〈土家细妹的灯歌情〉看乡村教育的未来》

时间:2025-10-14浏览:10

通讯员 杨姝媞2025年10月13日星期一下午,在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举办的“新时代·新美育·新使命——美育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2025美育实践研究高峰论坛”现场,由江汉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董勇副教授带来了《以美育唤醒乡土:从〈土家细妹的灯歌情〉看乡村教育的未来的主题发言。

董教授围绕由省宣传部牵头、省舞蹈家协会主办的“一起向未来——2025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项目中其指导的利川柏杨镇中心小学舞蹈作品《土家细妹的灯歌情》分享美育心得。他指出该项目聚焦乡村振兴背景下美育“资源之困、文化之困、信心之困”,创新构建“高校专家+专业协会+地方教育文化部门+基层教师”四级联动机制。董勇团队不仅派遣专业教师入校授课,更注重“造血式”培养——培训利川本地2名教师成长为区域美育骨干,带动周边3所学校开设美育课程,实现美育可持续发展。

在本次舞蹈创作过程中,团队坚持“真实性、创新性、教育性”原则:邀请非遗传承人指导,保留利川灯歌原始韵律与舞步;融合现代编舞手法,让传统灯歌以童趣当代语汇焕新;通过“小老师”制,激发乡村孩子自信与领导力。最终,《土家细妹的灯歌情》不仅让留守儿童在舞台上绽放光彩,更推动土家文化融入学校校本课程,催生“乡土文化热”,使学校成为社区文化传承枢纽,实现从“薪火相传”到“薪火互燃”的蜕变。

勇教授表示,乡村美育是“从一盏灯到万点星”的旅程,既关乎艺术教育,更承载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未来。此次实践证明,美育能唤醒孩子内在驱动力,活化校园文化生态,让乡土文化血脉在新一代中“复流”,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