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美育实践研究高峰论坛报道系列之九: 刘萍《黄梅戏在黄冈师范学院的传承与创新》

时间:2025-10-14浏览:11

通讯员寇琰2025年10月13日星期一下午14:00,“新时代·新美育·新使命——美育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2025美育实践研究高峰论坛”在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一号会议室隆重举行。黄冈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黄梅戏学院副院长刘萍教授以《黄梅戏在黄冈师范学院的传承与创新》为题,系统介绍了该校作为黄梅戏故乡高校,如何通过教学、研究、实践与社会服务“四维融合”的路径,将传统戏曲艺术深度融入美育体系,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育人之路。

刘教授指出,黄冈师范学院始终秉持“把黄梅戏请回娘家”的责任担当,自2009年起便开设《黄梅戏演唱与欣赏》课程,并于2017年正式成立黄梅戏学院,设立本科专业,推动黄梅戏从社团活动走向专业建设与通识教育并重的发展轨道。该课程已获批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成为美育融入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

研究层面,学校依托“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十余年来深入挖掘、整理传统与新创剧目,发表论文200余篇,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50余项,构建起坚实的理论与史料支撑,赋能艺术实践创新。

在艺术实践方面,学院创排了《霜天红烛》等一批融合红色文化与教育情怀的黄梅戏原创剧目,多次进京演出并荣获“屈原文艺奖”等荣誉,实现“以剧促学、以演促长”,在讲好中国故事中坚定文化自信。

此外,学校积极服务社会,连续五年承办国家级“黄梅戏演员培训”项目,为地方院团培养演员数百人,并于2020年获评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黄梅戏)”,2023年教师团队更入选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教授强调,黄梅戏的传承不仅是对非遗技艺的延续,更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生动实践。黄冈师范学院通过“教学-研究-实践-服务”四维联动,构建起传统戏曲融入当代高校美育的典范,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黄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