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寇琰)2025年10月13日星期一下午14:00,“新时代·新美育·新使命——美育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2025美育实践研究高峰论坛”在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一号会议室隆重举行。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张业茂教授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与推进模式探索——以《大学生美育通论》教材编写为例”为题做了专题报告,深入探讨了高校美育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路径,并系统介绍了该校在美育实践中的创新建设模式。
张业茂教授直指当前美育面临的两个根本性问题:“美育是什么?”以及其实施的“两条路径”——即深入理解“什么是美”与“什么是育”。他强调,美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其本质是情感教育、人格教育与精神教育,旨在从“为人”的根基出发,充实个体的精神生活,最终实现“德美融通”与“五育融合”的育人格局。
基于此核心理念,张教授重点分享了以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美育通识》教材编写与实践为蓝本总结出的“一导一转三融四促”美育建设模式。“一导” 即坚持思想引领,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一转” 是关键理念的转变,推动美育实践从传统的“借美育人”向更高层次的“立美育人”升华;“三融” 则强调美育需深度融入自然、生活、文化;“四促” 明确了美育的成效目标,致力于促进学生的素养与能力提升、健全人格养成、精神生活质量提高以及创新创造活力的激发。
此外,张教授还指出,数字教学平台的赋能、坚持实践导向并紧密关注师生反馈,是有效落实该模式、不断提升公共艺术课程质量的重要支撑。这一系列探索为新时期高校美育工作的体系化、实效化开展提供了富有启示的“华师方案”与实践参照,启发与会嘉宾的广泛关注与深入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