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寇琰)2025年10月13日星期一下午14:00,“新时代·新美育·新使命——美育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2025美育实践研究高峰论坛”在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一号会议室隆重举行。教育部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郭声健教授做了名为“从教书到育人——让艺术教育回归美育初心”的主题报告。郭教授指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坚持举办美育实践研究高峰论坛,已经成为学校美育界学术活动的标杆。
郭声健教授以总书记“推进教育现代化不能忘记初心”为主题报告发言的开头,提醒艺术教育工作者勿忘育人初心,温润心灵,做有情怀的音乐教育。因为无美之教是艺术教育功利化与技术化导致的必然结果,只有美美之教,才能让艺术教育回归育人本位的必然要求。在如今人工智能技术高度高速发展的时代,AI技术倒逼我们回归育人初心。教书是人工智能的优势,而育人是教师的初心,因此要让艺术教学的重心真正从“传知授技”回归“以美育人”。
郭声健教授指出,艺术教育的育人初心是美育,美育是中华民族精神内核的赓续传承,是青少年心灵与精神的健康丰盈,学校美育就是人民实现美好生活向往的奠基工程。艺术教育必须承担美育责任,提高学生审美核心素养,艺术教育承担双重育人目标:学科育人、美育育人。其定位一定要站在美育视野下,将教学设计的底层逻辑从备教材到备育人,除开学科自身目标还要加入育人目标。教学内容的重构要从依靠教材到依托教材。教学形式方法的创新要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体验。师生关系的优化提升要从权威传授到平等对话。
郭教授最后总结,艺术是情感的语言,艺术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心灵,将课堂从知识训练场转化为审美体验与生命成长的能量场,这才是艺术教育者应该具有的美育初心。唯有坚守这一初心,艺术教育才能真正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教师应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感知美、表现美、创造美,让审美体验融入生命经验。课堂不再是单向灌输的场域,而是师生共同探索、情感共鸣的成长空间。通过艺术,学生得以建构内在价值,涵养人文情怀,提升精神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