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实施细则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2-03-31   浏览次数:635

鄂二师院党发〔20185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学生为中心,加强课堂建设,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根据《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校课堂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教党〔201751号),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细则。

一、确立课堂建设年,强化课堂教学质量的意识和能力

学校将2018年确立为课堂建设年,旨在唤起老师们对课堂的关注、对课堂的思考、对课堂的探究、对课堂的掌控,更好地利用课堂主阵地推进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课堂结构建设。课堂结构决定于学习规律,包括课堂时间结构、课堂空间结构、课堂知识结构、课堂组织结构、课堂顺序结构等。合理分布和利用45分钟的课堂时间,有效掌控教室前后左右的课堂空间,准确把握讲授知识的难易、疏密、关联和迁移,有效建构起群体学习互助组织,将自学、导课、讲解、互动、质疑、交流、训练、指导、巩固、检验等基本环节熟练用于建构教学课堂,使大学课堂呈现一种相对完整的形式结构,避免课堂的随意性。2018年,学校培训部分骨干教师,将课堂结构完整呈现,引领全校课堂结构的改善。

2课堂模式建设。以信息化为核心技术,引导课堂模式的多样化、便捷化、泛在化变革。改变传统单一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课堂授课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黑板+粉笔+PPT”的固定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一本教材讲到底的课堂教学模式,还要改变传统坐在教室上课才叫课堂的思维模式,大力推进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模式,把课堂建在教室、建在实验室、建在实训室、建在实习基地、建在操场、建在校园、建在寝室、建在食堂、建在旅途、建在大自然、建在手机上。推行包括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讨论式课堂学习模式、网络自主学习模式、在线共享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等多种课堂教学模式。同时,针对不同课程,可以采用不同的课堂模式,公共体育课尝试采用俱乐部自主锻炼模式,计算机基础课程、大学英语、钢琴等可以尝试采用以过级考证代替课堂上课的以考代修,工科专业课程尝试用设计、操作、实训等替代课堂教学模式,美术以创作作品代替部分课堂教学,音乐、舞蹈以表演替代部分教学等等。让课堂无处不在,学习无处不能,知识无处不备,成长无处不有。

3课堂文化建设。课堂文化建设主要包括班级集体的组织文化建设、师生交往的行为文化建设、教学管理的制度文化建设等。和谐班级氛围与张扬个性、平等师生关系与师道尊严、学术研究自由与教学规范是课堂文化建设的难点。

4课堂效率建设。杜绝负效课堂,减少低效课堂,建设有效课堂,倡导高效课堂。课堂效率体现在对课程的有效把握、时间的有效规划、空间的有效利用、知识的有效掌握、技能的有效提升,最核心的是学生的有效成长与发展。

5课堂纪律建设。学术研究讲规范,课堂上课守纪律。课堂纪律建设包括学生的学习纪律和教师的上课纪律。学生学习纪律包括课堂作息纪律、出勤纪律、听课纪律、作业规范、考试纪律等。教师上课纪律包括工作纪律、授课纪律、辅导规范、师生交往规范、考试规范等。树立纪律规范意识,进一步完善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杜绝教学事故。

二、完善管理制度,确立课堂教学质量的规格和标准

1规范实施教学工作例会制度建立教学工作例会制度,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研究和指导,实现教学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学校党委常委会议、校长办公会议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学工作专题例会;教务处每周二下午举行教学工作例会;学院每周举行教研工作例会,专题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相关问题。

2规范实施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坚持在职教授上课制度,使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达95%以上。把为本科生授课作为教授、副教授的基本要求,发挥教授、副教授在教学改革中的主力军作用,鼓励教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主持教学研究,引领教学团队。

3规范实施课程主讲教师教学责任制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模块或单门课程的需要,建立学院课程教学组,明确课程组成员及课程首席讲师。课程组集体编制教学大纲、集体备课、交互授课、互相听课,共同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课程授课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积极参与集体备课,认真书写教案和课件,严谨上好每一堂课,对自己主讲的课堂负责,对自己主讲的课程负责,对自己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准确性负责,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负责。

4规范实施课程的教纲教案审核制度巩固教学大纲的课程教学指导书地位,配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完善和落实教学大纲的修订、审核、发布制度。备课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教案是备课的集中体现。指导教师厘清备课与教案的关系,提高教案与备课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推行教案审核制度,促进教师备课、授课质量的提高。

5规范实施审核选用优质教材制度凡是国家出版了马工程教材的课程,原则上一律使用马工程教材,其他课程的教材要优先选用规划教材”“经典教材,对哲学社会科学教材选用进行政治把关,确保选用教材价值导向正确。组织专家对选用教材和自编教材的质量进行评价。

6规范实施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在贯彻落实学校现有课程组和教研室的自评互评、学生学期网上评教、学院年度综合评教、学校年度综合考核等制度的同时,不断创新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化、评价程序的合理化及评价结果利用的有效性上不断改进。

 

三、深化教学改革,抬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品味和效能

1应用型定位继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据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坚持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按照目标引导、分类探索、强化实践、突出应用的思路,大胆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准确定位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从出口找入口的原则,结合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合理确定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理论教学环节与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致用为核心、理论教学夯实基础、实践教学提升能力、创新创业构筑梦想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2核心素养体系继续推进教学内容改革。依据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根植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服务三大核心素养,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按照有用、可用、管用的要求,深入研究社会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以及行业、学科发展的需要,结合学生今后工作的实际,重新审视、大力改革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需求删除、合并、重构老课程,积极开发反映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新课程,将行业和产业发展形成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引入教学内容。

3学习为中心继续推进教学方法改革。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大学生学习发展的时代特点,积极推广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合一、情景体验、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应用型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改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4成长为目的继续推进教学方式改革。进一步推进和实施公共课程教学方式改革,充分运用雨课堂”“课堂派等各类教学软件和毕博、智慧树、超星等网络教学平台,建构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立体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继续推动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公共课程的分级教学以考代修的教学方式改革,整体推进思政课教学方式的综合改革,实行分专题讲授,加强实践环节,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试点推进公共体育课的教学方式改革,逐步采用俱乐部制,每名学生选择一项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加入对应俱乐部进行研修。

5产出为导向继续推进教学评价改革。鼓励教师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积极推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引导课程考核方式向多元化转变、考核内容向注重综合能力考核转变、成绩评定向综合性转变,从重视终结性评价向注重全过程考核的形成性评价转变,坚持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并重、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结合。建立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建立题库,实行基础课程教考分离、公共课程无纸化考试。

6信息化为路向继续推进教学手段改革。推进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运用,加大支撑信息化教学的网络环境改造及智慧教室等硬件建设力度。继续引进国内外优质共享网络课程,扩大优质教学资源惠及面;推动混合式教学改革,鼓励师生广泛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积极推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倡移动学习,加强课外交流,拓展学习时空维度,实现人人学习、处处学习、时时学习泛在学习形式。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推进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使所有课程都建有网络教学空间,重点完成通识必修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数字化共享。推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共建优质慕课,扩大选课学校范围,力争建成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四、推进课程思政,深化课堂教学中思想的浸润和引领

1思政课程是主渠道。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进一步推动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按照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把讲政治讲大局放在第一位,坚持思政课正确的思想引领和德育工程,强化政治纪律意识,让讲政治、守规矩成为思政课教师的遵循。落实思政课的实践环节,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增强课程效果。继续深入互联网+思政改革,实现全过程大数据辅助教学;加强杨克思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建设,扩大杨克思微信公众平台和QQ说说的覆盖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确保学时,领导带头,整合资源,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课程师资队伍。

2哲社课程担负主要职责。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优势,通过开设通识选修课、引进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紧密围绕大学生普遍关心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做好释疑解惑和教育引导工作。在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中,各学院在教材选用时要优先采用反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

3推进课程思政的浸润功能。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要求广大教师坚持不懈地在青年大学生中普及科学知识、提倡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使青年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精神,特别要善于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汲取营养、梳理科学世界观,把握正确的方法论。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道授业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科学观念的形成、科学精神的培育、科学方法的掌握和运用、科学伦理的建立和完善,都需要依靠自然科学各类课程的教育。通过自然科学类课程的教育,高举科学旗帜,坚决反对迷信、反对反科学、伪科学的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格局和品质

1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组织教师学习《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师德及学术道德规范》,将师德规范纳入教师培训计划,作为新教师岗前培训和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内容。准确把握《教师师德及学术道德规范》的倡导性要求和禁行性规定,使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的师德规范成为广大教师普遍认同和自觉践行的行为准则。通过定期开展评选教书育人楷模和师德标兵等活动,大力宣传和表彰奖励优秀教师,激励广大教师自觉遵守师德规范,树立高校教师良好职业形象。对存在红七条情形的教师,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2加强教学过程规范管理。教师要自觉遵循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条例,坚决做到认真备课、上课、答疑辅导、批改作业、组织课程考核、指导实训;严格遵守考试纪律,监考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评卷工作严肃、认真、公正、细致,课程考核科学、合理、规范;要以高度的责任心、严肃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教风从事教育工作,保证正常教学秩序,杜绝教学事故。

3完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促进优良教风建设。坚持领导干部、教学管理人员听课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学督导和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坚持教学检查制度,搞好开学、期中、期末常规教学检查及专项教学检查。落实各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全方位、多渠道收集教学信息。将不同渠道收集的教学信息通过一定途径反馈给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严格按照《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的规定严肃处理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及时通报。

4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加大教师教学奖惩力度。完善学生评教、同行评教、领导综合评教制度。对评教获得优秀的老师,给予精神荣誉和物质奖励,将教师教学是否优秀作为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的必备条件。严格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教师不得在课堂言行失范,严禁有违反宪法和法律,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言行,一旦发现,将依法追求责任。在教风方面存在问题或有教学事故者,当年均不得获评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和年度综合考核优秀等次;有严重教学事故者,职称晋升教学考核直接定为不合格,不得参加当年职称晋升申报。

 

○一八年一月三十一日